<< 返回 |

反洗钱宣传(四)

2018-11-02 政策法规



警惕身边的洗钱陷阱--远离犯罪




洗钱就是通过隐瞒、掩饰非法资金的来源和性质,通过某种手法把它变成看似合法资金的行为和过程,它主要包括提供资金账户、协助转换财产形式、协助转移资金或汇往境外等。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改变,洗钱的方法和途径也产生变化,洗钱手法日趋复杂化。目前,我国在打击反洗钱犯罪的过程中发现,犯罪分子经常会通过电话诈骗、利用他人身份证进行洗钱等行为。下面,我们选录了一些洗钱犯罪活动的典型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行进了简要的分析,旨在分析问题、积累经验,以期提高我们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和重视,警惕身边的洗钱陷阱,远离犯罪。




1、选择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




选择安全可靠、严格履行反洗钱业务的金融机构,您的资金和个人信息才会更安全。




网上钱庄等非法金融机构逃避监管,不仅为犯罪分子和恐怖势力转移资金、清洗“黑钱”,成为社会公害,而且无法保障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的安全性。




2、不出租出借本人身份证件




防止他人借用您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




不协助他人进行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




您可能成为他人金融诈骗活动的“替罪羊”;




您的诚信状况受到合理怀疑;




您的声誉和信用记录因他人的不正当行为而受损。




案例分享:




    2007年,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对“潘某等人洗钱案”一审宣判,判决潘某等4人犯洗钱罪。潘某为了替境外“阿元”清洗从网上银行诈骗的钱款,收集了其他许多人的身份证,并在银行办理了大量银行卡,用于犯罪需要的转账、汇款和提现。这些身份证实际上成了犯罪嫌疑人洗钱犯罪的工具。




3、妥善保管账户、银行卡和U




金融账户、银行卡和U盾不仅是您交易的工具,也是国家进行反洗钱资金监测和犯罪案件调查的重要途径。贪官、毒贩、诈骗分子、恐怖分子以及其他罪犯都可能利用您的账户、银行卡和U盾进行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因此,不出租、出借金融账户、银行卡和U盾既是对您的权利的保护,又是守法公民应尽的义务。




案例分享:




因为被盗用了身份证,在短短4个月时间内,某市的曲先生先后两次被江苏、上海警方当成网上逃犯“抓获”。这一系列的麻烦只因曲先生在春节前一次醉酒后弄丢了钱包和身份证。尽管他马上在报纸上刊登了身份证遗失证明,并在当地公安局补办了身份证,但遗失的身份证还是被犯罪分子盗用。由于犯罪嫌疑人至今未被抓获,曲先生还不得不一次次向警方进行解释。




4、配合金融机构进行身份识别




开办业务时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




如实填写您的身份信息;




配合金融机构通过现场核查身份证件的真实性,或以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您确认身份信息;




回答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合理提问。




5、不用本人账户替他人提现




通过各种方式提现是犯罪分子最常采用的洗钱手法之一。有人受朋友之托或受到利益诱惑,使用自己的个人账户(包括银行卡账户)或公司的账户为他人提取现金,为他人洗钱提供便利。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请您切记,账户将忠实记录每个人的金融交易活动,请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




案例分享:




38岁的刘某是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村妇女。2006年底,她在深圳打工时,偶然听老乡说深圳有大量的“转钱”业务,帮人转一下帐就可获得报酬。刘某心花怒放,开始跟着未曾谋面的“上线”通过电话学习其中门道。之后,刘某回老家向亲戚、朋友、同学等借来身份证,注册成立了10家小公司和个体工商户,并开设了单位结算账户,还请懂电脑的人帮忙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她利用借来的身份证,又开通了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及网银业务。20075月到20085月,刘某陆续接受了从深圳600多家公司转来的几十亿人民币,通过一系列转账,刘某帮助这些公司把钱从单位账户转到个人账户,并最终取出现钞。刘某最终获利11万元。案发后,公安机关在侦查中发现,刘某的“上线”和狡猾的“幕后推手”为其介绍需要转账的单位账户和个人账户,大多是用低价买来的或捡来的身份证注册的。20096月,根据《刑法修正案(七)》,刘某因非法经营罪被判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1万元。6、举报洗钱活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为了发挥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动员社会的力量与洗钱犯罪作斗争,保护单位和个人举报洗钱活动的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特别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中国人民银行或公安机关举报洗钱活动,同时规定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对举报人和举报内容保密。




7、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在人们获得网络时代的快捷信息和高效沟通的同时,不法分子也利用网络快速传播非法信息,在更广的范围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近年来破获的网上银行诈骗、互联网非法集资等网络洗钱案件给予的警示:对于网络信息要仔细甄别,不要轻易通过网上银行、电话等方式向陌生账户汇款或转账。对于网络信息要时刻警惕,不可因贪占一时便宜而落入骗局。




 




 



圣亚云鼎版权所有   黑ICP备14000930号   黑公安网备 23010802000016号   网站支持IPV6访问

7×24小时客服热线:010-57370451   客服邮箱:elionpay_service@elion.com.cn